消费者在乎的是吃得物有所值 信任与透明是关键【今日】_资讯_56之窗网手机版
社会新闻
消费者在乎的是吃得物有所值 信任与透明是关键【今日】
2025-09-12 23:52  点击:15

消费者在乎的是吃得物有所值 信任与透明是关键!餐饮竞争不仅是味道或预制与否的选择,更是信任的综合考量。近日,罗永浩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在西贝用餐时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且价格昂贵,他希望国家能推动立法,强制餐厅标注是否使用了预制菜。对此,西贝客服回应称牛大骨每天现煮,莜面也是现场手搓,炒菜用新鲜蔬菜制作,不存在预制菜。这场争论表面上是食材工艺之争,实际上揭示了西贝面临的价格争议和信任危机——消费者更关心的是“钱花得值不值”。

消费者在乎的是吃得物有所值

事实上,西贝客服并未直接回答罗永浩餐桌上其他菜品是否为预制菜以及是否有事先告知。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发文,要求餐饮环节明示预制菜使用情况,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其实,包括罗永浩在内的消费者并不反对预制菜,而是无法接受高价吃预制菜带来的欺骗感。

核心问题不在于能否使用预制菜,而在于价格与体验是否匹配。例如,2021年西贝因“馒头21元、花卷33元”被调侃为“天价主食”,2023年“3只蒸饺29元”事件也引发舆论关注。西贝解释称其使用有机莜面粉、现包工艺,并每只含2-3颗虾仁。然而,消费者更在意的是价值而非成本,他们看不到烟火气,自然会产生质疑。

近年来,西贝面临多重挑战。尽管2023年营收超62亿元创历史新高,但2024年董事长贾国龙承认销售额全国平均下滑约10%。西贝的问题在于经营思路的摇摆不定,一边标榜“好吃承诺”,退菜赔钱,一边却抬高蒸饺定价,但消费者反馈口感一般;一边想成为家庭欢聚餐厅,一边让家长看着菜单直皱眉。反复试错导致消费者耐心耗尽。

卖价高必须让消费者觉得物有所值。餐饮价格由成本、品牌、体验共同决定,而非企业单方面决定。当西贝用“有机面粉”、“现包工艺”解释高价,却忽视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追求时,便陷入自说自话的困境。

消费者愿意为“现做”支付溢价,前提是透明;愿意为“品质”买单,前提是真实。若以“优质优价”自我麻痹,忽视消费者对“物有所值”的核心诉求,必然会面临口碑下降和顾客流失。西贝引发的争议值得所有餐饮企业深思:中高端路线可行,但需真材实料和真诚服务支撑。否则,再精妙的定价策略和响亮的品牌口号,也抵不过消费者一句“不值”。

你可能感兴趣
固态电池打开行业第二增长曲线 技术与商业化联动重塑投资逻辑【今日
老手艺+新口味 今年你期待哪款月饼 老醋月饼成新宠【今日】
当地回应高中收2700元教辅费遭质疑 违规收费被责令退还【今日】
5岁男童走失超72小时 疑似自闭症儿童搜寻难【今日】
孙颖莎王楚钦赛后合影 双双夺冠庆贺【今日】
网球名将高芙入驻微博!高芙期待中国行【今日】
中国是德国投资的重要目的地 巴伐利亚欢迎中国投资【今日】
以色列士兵将柯克名字写在炮弹上 引发争议之举【今日】
遏制“天价”月饼 四部门将加强巡查 推动月饼回归大众消费品属性【今
男子面试被HR盗刷信用卡 HR预订机票被判刑【今日】
上海网红面包店将当日剩余面包扔了 高价面包被丢弃引发热议【今日】
电影《731》将上映 揭露历史真相【今日】